8月22日,根据媒体人苗原的消息,比利时球员尼卡卡已正式委托律师,将所效力的中国甲级联赛俱乐部广西平果哈嘹起诉至国际足联(FIFA)和中国足协。尼卡卡方面指控俱乐部在处理其伤病过程中存在医疗失误、拖欠两个月薪水及拒绝支付手术治疗费用等问题。这场诉讼将考验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处理球员权益和医疗纠纷时的规范程度。
据了解,尼卡卡与广西平果哈嘹俱乐部的纠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医疗处置不当和劳动权益受损。球员方面称,他在受伤后接受了球队队医的封闭治疗,但结果伤情恶化,跟腱严重受损需手术。俱乐部随后拒绝支付手术治疗费用,并取消了其在中甲联赛的注册资格。此外,尼卡卡还声称俱乐部已拖欠其两个月薪水。为此,他提出了四项明确诉求:支付欠薪、承担医疗费用、赔偿因医疗事故导致的损失以及恢复其注册名额。
尽管球员方面的指控明确,但俱乐部目前尚未就此事件公开详细回应。争议的核心在于尼卡卡的伤病恶化是否确实源于俱乐部队医的处理失当。医疗纠纷的处理通常需要专业鉴定来确定责任。如果俱乐部对医疗过程有不同记录或解释,可能会影响最终的责任认定。
作为外援,尼卡卡可以向国际足联申诉,这为其维权提供了额外途径。国际足联通常对欠薪案件采取严格态度,可能对俱乐部处以罚款、转会禁令等处罚。中国足协方面,根据其历年来发布的规定,存在欠薪的俱乐部可能面临扣分、降级甚至取消准入资格的处罚,当然,这些规定很少得到具体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纠纷发生在广西平果哈嘹俱乐部保级形势岌岌可危的时刻。目前,该队仅排在中甲倒数第二位。如果尼卡卡的指控属实,俱乐部不仅可能面临国际足联和中国足协的处罚,还可能影响其吸引外援的声誉。特别是在夏季转会窗口期,俱乐部刚刚引入了新援,正试图摆脱降级区。此时卷入国际纠纷,对球队士气和俱乐部形象都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无论结果如何,这起纠纷都已经暴露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球员权益保障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